行业动态
震惊!影视行业时间逻辑大变革短视频时代来临!
当我们习惯于在短视频平台上快速滑动,当一部剧集的观看倍速被提升至破纪录的3倍,影视行业的时间逻辑正在经历彻底的重塑。在昨日举行的第二届上海微短剧大会上,华策影视集团总裁傅斌星大胆提出了这一变化的趋势。
傅斌星指出,过去的叙事方式已经没办法满足现代观众,取而代之的是极致化的情绪表达和高反转的剧情冲突。他引用数据表示,截至2024年12月,中国微短剧用户已突破6亿,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,几乎与长视频市场规模持平。这一现象预示着观众的观看习惯正在变化,不再是慢慢浸入剧情,而是迅速抓住眼球、激发情感。
年轻一代成为微短剧的主力军,他们对内容的需求并不只是消遣,而是情感的寄托。qq视频的用研报告数据显示,年轻观众期待在主角的设定中找到自我价值。这种心态在微短剧内得以体现,诸如《完美夫妻的春节》等剧集,通过揭示日常生活中的微小细节,引发了广泛共鸣。
不仅如此,日本的微短剧市场同样展现了增长潜力。大崎洋谈到,目前70%的10到20岁年轻群体和60%的20到30岁年轻人都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短视频和微短剧的内容。他们则希望获得认同感,感受到自己的孤独被理解。能预见,随只能手机和游戏的普及,这一市场将在未来继续蓬勃发展。
短剧《家里家外》在3天内便达到了10亿的播放量,展现出受欢迎程度,网友此前赞誉其为“细糠”。这种现象让人不得不思考,短剧是否将成为影视制作的新常态。不同于长剧的叙述节奏,短剧通过高效的情节设置,让观众在极短时间内经历情感起伏,最大限度上触达观众的心灵。
此外,随着AI技术的日益成熟,短视频行业也正借此机会提升制作质量,仅在一周之内,纯AIGC制作的短剧《兴安岭诡事》就突破3500万的观看量,这一成果在当前市场条件下显示了技术带来的无限可能。
总的来看,微短剧的成功不仅是时间逻辑的重塑,更是文化消费的一次深刻变革。情感共振与技术结合,正在改变传统影视行业的玩法,吸引着慢慢的变多的年轻用户。随着这一趋势的持续发酵,我们有理由期待,未来的影视作品将在快速节奏中,依然可提供温暖、共鸣和深度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